close
「道可道,非常道。名可名,非常名。」
出處:老子第一章

「天下皆知美之為美,斯惡已。皆知善之為善,斯不善已。
故有無相生,難易相成,長短相形,高下相傾,音聲相和,前後相隨。
是以聖人處無為之事,行不言之教。」
出處:老子第二章

「不尚賢,使民不爭。不貴難得之貨,民不為盜。不見可欲,使民心不亂。」
出處:老子第三章

「天地不仁,以萬物為芻狗。聖人不仁,以百姓為芻狗。」
出處:老子第五章

「上善若水,水善利萬物而不爭,處眾人之所惡,故幾於道。」
出處:老子第八章
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.

剛開始讀老子時,完全看不懂,但再努力多看幾次,
自以為有一點點了解後,卻又產生了疑惑,老子為什麼要這樣主張?
又因何要這樣認為?
這和以前所學的其他學術似乎又相差甚遠,不自覺地,會與其他學術相比較。
我以為的到家是凡事「崇尚自然」,不必過於強求;「清靜無為」。
在局勢混亂時,只重視獨善其身,不願去改善世界,亦即不願「淑世」;
甚至在幾之能力所及內,也只願獨善其身。
與儒家的君子就必須「達則兼善天下,入則獨善其身」,有極大的不同。
而老子第五章又更印證了道家強調天地間萬物的運行,皆有一定的規則,
這與儒家不論處在何種逆境中都要努力到底相異。
我覺得不論是道家、儒家或其他學術皆有其優缺點,我們再生活中只須擇其益處施行即可。
例如:做一件事,一開始應以儒家努力到底的精神,
但在善盡人事後,就該聽天命,亦謂以道家「順其自然」的精神來面對結果。
因為道家的精神太過頭,就會認為凡事皆不必努力,反正結果早已注定;
相反的,太過於執卓儒家精神,很容易變成得失心太重。這兩者,都並非好事。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

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 初稿完成于2004.09.30

arrow
arrow
    全站熱搜
    創作者介紹
    創作者 星殤 的頭像
    星殤

    *Feather of Loss~風‧失落‧羽~*

    星殤 發表在 痞客邦 留言(0) 人氣()